工商银行:数据生产要素在金融风险防控中的探索

一直以来,工商银行都注重发挥数据生产要素的创新引领作用,并将数据作为基础和战略性资源,积极探索数据在反欺诈风险领域的应用。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将数据定义为“生产要素”,正式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中。如何发挥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核心生产要素的创新引擎作用,对于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

一直以来,工商银行都注重发挥数据生产要素的创新引领作用,并将数据作为基础和战略性资源,积极探索数据在反欺诈风险领域的应用。在总行安全保卫部的牵头组织下,工商银行自主研发投产了银行业首款大数据风险信息服务平台——融安e信。该平台紧密契合数字经济时代金融风险防控需求,集中体现了工商银行数据、风控、科技、客户和品牌的优势,依托数据汇集、数据串联、数据挖掘、数据赋能的建设思路,可提供集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管控、风险评估于一体的全链条智能风险服务,在工商银行内部风险防控、助力金融同业提升反欺诈水平、保护社会公众资金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数据生产要素在金融风险防控中的探索

1.权威丰富的底层数据库建设

准确、权威、全面的风险数据来源和科学、完善、规范的数据加工处理机制是风险大数据落地的基石。融安e信以风险名单管理为核心,通过对社会依法公开的各类风险信息进行高度整合,建立了权威、合规的全球风险数据库。在数据库建设上,整合了来自工商银行内部、社会公信体系、国内外金融同业、境内外反欺诈组织等多方权威信息,包括高法未结案、电信诈骗涉案账户、工商行政处罚、工商注册等信息,数据总量达数十亿,囊括信息类别逾200种,涵盖个人、社会组织、账户等全方位风险信息维度。在数据治理上,结合工商银行先进的信息化技术,通过集中式数据监控专利技术对海量碎片化、分散化信息进行科学分级、系统处理,使之转化为能够直接应用的结构化数据,同时支持动态更新,不断提升数据库功能及客户体验,实现大数据技术在银行反欺诈领域的全面应用。

2.智能化前沿技术的创新应用

为了满足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融安e信建立了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应用平台,投入上百人专职从事新技术研究及创新应用工作。依托Hadoop、Redis等大数据技术,融安e信建立了分布式计算云,采用同城双活模式部署,深度应用互联网前沿技术:一是基于高效的风险引擎与可视化展现技术,实时在线生成用户关注企业的风险数据报告;二是依托融安e信海量的风险类及情报类数据库,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及模型算法对企业及自然人进行科学的系数评分;三是运用生物识别技术,将采集到的信息,经过识别,与风险名单库里的人员进行比对,快速、精准识别出风险客户;四是运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建设智能化、人性化的融安e信客户服务系统;五是运用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7×24小时监测全渠道舆情信息,运用人工智能对信息进行分类与标签化处理,实现风险舆情动态监测预警。

3.数据生产要素的深度挖掘与串联应用

(1)深度挖掘展现数据价值

一是通过对底层风险数据的深度挖掘实现定制化的专业评估分析报告,展现智能评级评分模型、量化风险等级、可视化图表,呈现全方位的企业经营决策报告,多维度对目标企业进行评分评级。同时,根据业务需求,支持个性化定制不同类型的风险报告。

二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控风险更新,支持对关注企业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包括工商登记信息变更、新增风险、情报类信息、风险舆情等。通过设置更新提醒、监控维度,及时获取企业情报及相关风险信息,第一时间知悉情报及风险信息变动,及时掌握和规避相关风险。

三是利用大数据标准化处理监管处罚数据,支持按照时间、地域、监管机构、处罚类型、处罚案由、金额分布等各类筛选条件的定制化信息展现及报告生成,成为金融业首个创新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展示金融行业、目标企业监管处罚信息分析成果的银行。

(2)基于数据串联洞悉全面风险

一是融安e信利用图数据库对关系数据的高速检索能力,引入最新图计算技术,从目标名单出发,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NA)对客户海量信息的流向分析,以某一企业为起点,根据可配置的探查层级与关系类型,逐层向外梳理企业的关系族谱,直观立体地展示企业在工商数据维度中的关联关系,形成全貌关联族谱。在企业个人复杂的交叉关系中,监控潜在风险,实现一点出险,全面防控。

二是基于数据串联分析提供智能化综合风险系数参考。利用逻辑回归等人工智能分析技术,综合专家知识、通过风险指标量化分析,从风险状况、行业竞争力、舆情信息、关联评价、经营状况等多维度构建评价体系,对企业及个人客户开展综合评价。

三是基于集采数据、风险数据串联可以实现供应商风险线上自动核查。在供应商入库、项目供应商推荐、供应商年审等环节的风险管理中,利用融安e信风险大数据,核查包括工商、司法、税务、风险黑名单等多个方面信息,通过线上系统自动核查,实现采购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升自动化、标准化、智慧化程度,避免企业信息更新不及时、人工审查效率低的问题,实现系统刚性控制,满足企业内外部监管和业务风险防控要求。

二、基于融安e信平台在金融风险防控方面的实践成效

1.赋能集团

在工商银行集团内部,融安e信主要是为信贷、电子银行、信用卡、人力资源等26个业务部门提供风险防控服务。目前,与全集团34个业务系统完成对接,“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60个业务场景,累计预警超过587万笔,涉及风险金额超过235亿元。在银行卡风控方面,拒绝风险交易292万笔;在信贷风控方面,预警87万笔,涉及资金135亿元;在内控案防方面,支持全行员工风险排查109万人次。

2.赋能行业

在银行、保险、信托、证券、互联网金融等领域,融安e信根据金融同业客户需求,提供包括反欺诈模型和反欺诈技术等一揽子反欺诈服务,为金融同业带来深度安全保障。目前,融安e信同业客户超过200家,境外同业客户20余家,涵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信社等,初步构建了新型的反欺诈服务大数据云平台和金融风险生态体系。

3.赋能客户

为解决客户汇款前的“无助”、银行汇款时的“无辜”、公安机关办案时的“无奈”等问题,针对电信诈骗汇款“事前、事中、事后”症结,融安e信依托多年收集以及与公安部合作共建的电信诈骗黑名单数据库,对在工商银行各级机构经由网点柜面、ATM和自助终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全业务渠道办理的每一笔转账汇款交易进行全天候实时筛查和预警控制。一旦侦测到客户向电信诈骗黑名单账户汇款,可立刻触发预警,实施拦截。该平台日均筛查开户、转账和汇款交易超过1000万笔,投产以来累计帮助客户查堵电信欺诈逾40万件,帮助客户避免资金损失合计逾99亿元。

同时,工商银行积极与公安部合作,创新防范电信欺诈工具的设计理念和服务模式,推出国内首款防范电信欺诈公益查询软件——工银融安e信公益版。该平台以公安机关查获的电信诈骗账号及失信被执行人等信息为基础,通过建立风险黑名单库、打造毫秒级零时差响应的高级别安全工具,为社会公众在办理转账汇款前提供收款账号安全性查验服务,直接提升业务安全级别,从而大大降低客户受骗概率。自2016年9月上线以来,已实现覆盖近1.6亿个客户端,点击量千万余次。该产品充分契合了防范打击电信欺诈的迫切需求,有效提升了公众防范电信欺诈的意识和能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凭借高效的防控效能,融安e信平台先后荣获工信部、国资委颁发的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银保监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课题一等奖、人民银行“银行科技发展奖”二等奖等多项奖项。

三、深化融安e信平台数据生产要素防控欺诈风险作用的思考

下一步,融安e信将把握数据生产要素发展契机,紧密围绕金融风险防控需要和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工商银行综合优势,持续创新推出数据权威、场景驱动、智能加持、体验友好的风险服务产品,努力引领并助力打造风险服务生态,继续践行对内赋能、对客赋能和对社会赋能。一是建立数据价值业务挖掘体系。充分发挥数据挖掘分析团队智慧,利用知识图谱、机器学习、人机交互等新技术,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数据价值挖掘体系,为数据生产要素转化为风险防控生产力打坚实下基础。二是建立新产品孵化机制。按照“数据+场景+科技”的互联网思维,依托数据价值挖掘成果,结合行内场景和客户痛点,持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在数据产品孵化方面探索工商银行标准。三是服务业务、服务基层。全力支持各业务场景对接应用,充分发挥风险控制效能。总结工商银行内部成熟应用场景,实现行内外良性互动和双向赋能。四是以融安e信为媒,搭建并引领数字风险服务生态。积极参与诚信社会建设,不断强化防控手段,联防联控电信欺诈,保护客户资金安全,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护人民群众利益作出更大贡献。

关于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安全保卫部副总经理 施维

工商银行:数据生产要素在金融风险防控中的探索

文章刊于《中国金融电脑》2021年第4期

本文来源:中国金融电脑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iocso.com/article/2392.html

(0)
上一篇 2021-04-16 11:57
下一篇 2021-04-16 21:4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